近年来,加工车间直流电机产品逐步退出、交流电机产品的品种和产量不断增加,为生产组织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按照“一个流”的原则,杨学军他们对车间加工设备进行了工艺布局优化,并用高精尖的加工中心替代了那些年限久、性能差、功能单一的设备,确保产能、质量、效率稳步提升。特别是从美国引进的吉利斯?洛易斯卧式加工中心,大大提升了产品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公司综合制造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作为一个工艺人员,杨学军大量的工作时间是在现场。扎根现场,是他成功的基石。他在指导操作工人工艺实践的同时,虚心向一线生产员工学习,不断寻求工艺加工方法的不断改进,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在充分利用资源的情况下,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
日积月累,呵护成长再攀高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工艺技术人员,需要一个在现场长期积累经验,并通过大量新产品研制锻炼培育的过程。而我有幸赶上了这样的好时机。”杨学军说,“我1993年参加工作,正好引来了轨道牵引装备从直流向交流、从普载到重载、从低速到高速迈进的新时代时代。”
在从事了6年设备管理之后,1999年开始杨学军进入牵引电机工艺管理岗位。适逢公司牵引电机逐步开始从直流向交流升级换代,新产品研制任务相当多,基本上每年都有2到3种新型牵引电机出世。他由此获得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提升,成长非常快。
2000年前后,公司先后自主研制了“蓝箭”动车组电机、“九方”号货运机车电机、“大白鲨”号货运机车电机、“中原之星”、“中华之星”高速动车组电机、SS8型客运机车电机、SS9型客运机车电机、“和谐”型大功率机车电机等。
2004年,公司又开始研制750KW风力发电机等产品。在铁路实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以来,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公司在全面掌握德国西门子和日本三菱公司先进电机研制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国产化自主创新, 9600KW大功率货运机车电机和时速300公里高速动车组电机成功研制,标志着公司牵引电机的设计与制造技术水平站到了世界领先的行列!
在这些新电机研制的过程中,杨学军都是从工艺设计审查、工艺流程制定、工艺设备选型、工装模具设计、工艺文件编制,检验文件编制、现场工艺监督、工艺过程改善、工艺验证总结全过程的参与。
“这几年,我主持了9600KW六轴机车和7200KW六轴机车的电机、时速300公里、时速350公里高速动车组电机从试制到量产的工艺管理工作,以及350公里以上更高速度等级高速实验动车组电机试制的工艺研发工作,就像一个呵护、照料着自己孩子的母亲一样,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都牵动人心。看着它们成长,看着它们奔赴祖国各地,走向海外,在举世瞩目中运行平稳,表现卓越,一种成就感和继续攀登的愿望油然而生!久久不息!”他欣慰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