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电机核电辅机制造技术获重大突破
2012-05-24 09:20:46   来源:www.simotd.com   评论:0 点击:

【西安电机厂高压电机销售部:029-82352998】4月26日,我国关键核电辅机产品——三门1号核电辅机定子冷却水系统集装和密封油系统集装控制系统,通过业主及国外核电技术专家的验收,将发往三门核电站。

标志着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哈电机)首台AP1000核电辅机产品制造成功,开创了我国核电控制设备国产化制造的先河。

设计艰难曲折

该产品的研制,历时三年半,经过了复杂的技术转化和艰难曲折的制造过程。

在其技术资料提交过程中,虽然日本三菱公司(以下简称三菱公司)技术转让协议中对具体图纸、文件的提交时间做了详细的规定,但提交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2008年12月和2009年9月,三菱公司向哈电机提交了两次氢油水控制系统的设计图纸,但两次提供的图纸却存在较大差异,成倍地增加了设计转化工作量,给按计划完成工作目标带来了很大困难。

在其设计技术转化时,哈电机细致地研究了三菱公司使用的JIS标准,找到与之对应的GB标准。在转化设计过程中,三门辅机系统每个零件的设计标准都经过了三菱公司的正式确认,为产品满足核电机组运行的安全与可靠提供了技术条件。

为了顺利完成设计转化任务,氢控专业组的设计人员放弃了节假日休息时间,特别是一些年轻大学生在组长祁明禄带领下勇敢挑起了设计绘图、审查资料的重任。2010年4月30日,三门核电氢油水控制系统的设计转化工作全部完成,累计完成出图量达到12170个D(D:图纸通用基本单位,1D图纸的大小相当于1张A4纸),三门辅机图纸技术转化周期内的出图量等于常规机组的10倍。

三门辅机设计技术转化工作完成后,他们继续披星戴月地忘我工作。从2010年5月开始,高强度、紧张的工艺工序准备工作,一直持续到2010年9月。随后,三门核电1号氢油水零部件的生产工作拉开了序幕。

面临多种困难

万事开头难。该产品在哈电机制造还是第一次,没有经验可供借鉴。技术转化后的产品实现过程举步维艰,作为世界第一批三代核电AP1000技术转化项目的实践者,哈电机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在三门核电氢油水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占据大部分工作量的是焊接工序。核电产品的焊接件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焊接难度大。焊接变形是整个焊接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之一,严重制约了生产进度。为保证质量,提高效率,哈电机对核电产品的焊接时间,焊接环境的温度、湿度等都进行了严格控制。同时,为了圆满完成核电产品试验任务,2011年底哈电机完成了对原有的试验站进行改造扩建工作,开辟了一个核电氢油水系统产品试验专区。

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三门核电1号机组密封油系统和定子冷却水系统的总装工作经历了多次返工,2011年10月末,辅机产品两套控制系统第一次总装工作终于完成。

在三门核电1号机组密封油系统和定子冷却水系统集装性能试验中,哈电机安排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坚守,确保各项试验有序进行。但在试验接近尾声时却突发状况,被业主要求停工。

面对巨大挫折,哈电机人没有被吓倒,而是潜心寻找新的突破口。他们从产品设计、工艺准备、部件加工、供应采购、质量监控、生产计划到现场管理等各方面分析事故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再次组织了国产化制造攻关。同时,对全体员工进行了核文化培训,成立核电产品攻关团队,并针对第一次三门核电辅机性能试验问题,制定了数十项解决措施,为辅机产品后续的性能试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试验终获通过

2012年3月下旬,哈电机的改进方案获得三门业主的批准。1号机组密封油系统产品制造复工,性能试验重新开始。

有关人员全力以赴地投入紧张的复工生产中。负责试验的人员24小时连班倒,他们吃在试验台边、睡在办公室,遇到技术问题及时解决,全力以赴抢进度,千方百计满足产品质量需求。

有了第一次性能试验的经验教训,哈电机仅用两周时间就完成了第二次辅机系统的总装工作,并将全部性能试验初步做了一遍。由于措施合理,落实到位,试验性能获得的各项技术参数指标全部达到图纸要求。

2012年4月5日,三菱公司派出技术人员到哈电机参加试验验收工作。在为期10天的验收工作中,哈电机接受了近乎苛刻的检查验收条件,完成了合同规定的所有性能试验,终于顺利完成全部性能试验,达到合同规定的要求。

本 文 地 址http://www.simotd.com/html/2012/diandongji_0524/1626.html
哈电机核电辅机制造技术获重大突破相关热词搜索:电机

上一篇:福安贯彻落实省政府推进电机电器产业发展措施
下一篇:我国首台兆瓦级高温超导电机研制成功

分享到: 收藏